《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笔记

老实说,在读这本书之前以为这本书会讲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之前很不屑励志或成功学类书目,因为往往这类的书都是在谈论一些空洞的原则,读过之后无所裨益。问题是,一个人的心智并不会随着生理的成熟而自然的成熟。对个人成长至关重要的东西从来不曾系统的出现在教育课程上,父母对这方面的教导可谓极其有限。

这本书第一章在抛出一些问题之后,就指出现代成功书籍与经典的差异,经典书籍像富兰克林自传非常强调个人品德修养,而现代书籍则重点强调技巧和个性。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点。小时候听故事,浪漫主义文学,都会阐述好人有好报,美好的品性总会得到回报。对名人随笔,语录并没有多深的理解,但也不作怀疑。不及长大就识人性贪婪可憎,也不再将古人所言奉为金科玉律。这本书重新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也是做一切事情的根本。比如我们知道应该多去赞美他人,但是怎样做的发自肺腑呢?这就要看个人的修养了,否则会有假装的嫌疑。本书强调自内而外反求诸己,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的观念影响到我们的认知,我们需要检讨自己的观念的和接受他人的观念,以此逐渐变得客观。文中讲他的一个经历,在车上遇到几个熊孩子而父亲不管不问,他感到不耐烦,就对那位父亲说,你是不是应该管管你的孩子。当他得知这位父亲刚刚失去自己的妻子时,观念立马改变了。这就是观念转换的力量。观念应以原则为中心,这些原则包括公正,诚实,正直,尊严,服务(贡献社会)以及卓越。
这本书将习惯解释为知识,技巧以及欲望的结合,知识决定为什么做和做什么,技巧决定怎样做,而欲望是动机。

七个习惯

习惯一:积极主动

我们的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非外界环境。这其实很难做到,我们的心情总会受外界影响,天气,外人评论,老板,但是我们总是有选择的,我们可以选择积极应对。书中一个例子影响颇深,一个学生请假说自己不得不参加网球活动。于是他让学生权衡利弊自己做决定,并说自己也会选择网球队但是不会说自己是被迫的。大部分都很讨厌负能量的人,遇到问题只会抱怨不会想着改变。自己也在追求客观不受外界影响,有时发现真的很难说服别人做出一些改变,有些人整天抱怨,你劝说他做出一些尝试,而他又总会有各种理由。

习惯二:自始至终

想象一下参加自己的葬礼,你希望得到怎样的评价,你希望成为怎样的一个人。类似的测试还有,你不久于人世,写下你想做的事情。想想就很沮丧,这个季度的个人 OKR 首先就是改善自己与亲人的关系。看到这个测试之后,就加一条关于朋友的。这一章需要确定给自己的原则最终目标,以及个人宣言。

习惯三:要事第一

事有轻重缓急,主要问题是我们往往把忽略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往往一再拖延,而这些事情长期来看能够带来显著的变化。比如健身,比如读书等等。还有就是对琐事不忍说不。一个办法就是我们每周设定目标时将这些重要的事情列在清单上并认真对待。最好从长期目标上分解出来一些任务出来。(没有什么可以授权帮助提升效率的)

习惯四:利己利人

一般来说,与朋友比较容易相处,在选择朋友的过程中就已经确定了他的品行,所以在相处时问题也不大。但是往往在与亲戚的相处时非常困难,很难达到利己利人。往往会有一些亲戚得尺进寸,明明占了便宜还不领情,做不到利己利人最起码要独善其身或者好聚好散,又或买卖不成仁义在。五个要领:品格,关系,协议,制度,过程。书中提到对协议的利用:与儿子协议整理庭院,协议的五要素:预期结果,达成目的的原则限度,可用资源,考评标准与期限以及赏罚。再次感觉到现代企业经营中的思维方式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习惯五:设身处地

这个和开头提到的观念转移相呼应。有效沟通四个阶段:复数语句表示专心聆听;加入解释;掺入感情,体会对方心情;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古希腊人认为:人生以品格第一,情感居次,理性第三。表达自己也应循着这三阶段。其实男女沟通的时候往往就有很大差异,女性往往强调感受,男性则想着解决问题。所以男性在表述之前,应该体会对方的感情。

习惯六:集思广益

最开始讲人际关系的阶段:依赖,独立,互赖。集思广益就对应着互赖。首先需要理清双方将各自的诉求,在此之上提出双方可以接受的方案,需要双方都做出妥协。

习惯六:不断完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则七就是磨炼自己,从身体,精神,心智以及待人处事四个方面:锻炼身体,陶冶精神(冥想),自我教育,历练待人处事之道。帮助他人。

总的来说,读完此书觉得有点泛泛而谈,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不妨做出一点改变,锻炼自己的心智。

评论